导读

     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高热的话题:自己的年收入不过7余万元,可是老婆觉得孩子的“朋友圈”很重要,一定想上学费5万一年的幼儿园,这种所谓的“强融”到底有没有意义?

 

答主们的答案五花八门。

有人觉得所谓的“圈子”并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,如果为了一个幼儿园孩子所谓的“朋友圈”,却强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,可谓是“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”;

也有人承认了“圈子”的重要性:可别觉得现在人和工作“不分高低贵贱”,所谓的“阶级差距”仍旧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。

其实,这个问题之所以会高热,是因为它揭开了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面对的一个事实:

当我们和孩子渴望跃升自己的阶级时,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靠钱来解决的,往往“学历”是实现阶级跃升的前提,所以这是很多普通父母鸡娃的重要原因。

乌镇互联网大佬的饭局照,让我们看到高学历的有钱人

曾经,乌镇饭局的一张照片火遍朋友圈。

饭局里是中国互联网最有权势的大佬们,有人调侃说,虽然他们都没有用金勺子吃饭,可一桌人的身价超过了5000多亿人民币,你说小小的一间房堆满了金山又何妨?

除了钱多以外,有网友随意扒了扒:这一群会赚钱的大佬们,还是一群学霸:

京东的刘强东是宿迁的高考状元;

美团的王兴是保送清华;

百度的李彦宏、巨人网络的史玉柱可都是当年的高考状元,进了北大和浙大;

……

 

他们有的不只是钱,更多的是同样的学历、学识和胆魄。

同时,这样的事情并非小概率事件。在《国际金融报》对500家中国上市公司高管教育程度的调查发现:有85%的高管都是高学历,48%的高管都毕业于985高校。

当有天真的人不再重视学历、学识时,却没想到现实啪啪打脸——不重视的只有那些没有学历的人,真正有知识、有能力的人仍旧将自己的圈子收缩在“高学历”范畴中。

除了在经济上的改变外,高学历还会给人带来这三个方面的改变

1.接触的人和朋友为自己的后半生助力 

 

      “在家靠父母,在外靠朋友”。我们都知道:一个人的原生家庭(父母)很重要,除此之外,一个人长大后,如果有一群特别得力的同学和朋友,也特别重要。

 

      尤其是当自己已经成年,价值观、人生观都已形成并稳定的情况下,结交好的朋友、同学就会更有力量。就像当年俞敏洪创建新东方时,合伙人徐小平、王强就是当年和俞敏洪一起在北大的同学、老师。

 

      相同的学历往往意味着“物以类聚”,“人以群分”,高学历的朋友也同样是高学历人群,这是很多家长、父母重视孩子学习、学历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

 

2.个人修养获得提升

 

在电影《大上海》中,称霸上海滩的成大器虽然出身是水果店的伙计,但他常年都以一身长衫示人,也时刻保持着温文尔雅的姿态——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,成大器是以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为原型塑造的。

 

很多有钱人、有权人如果没有学历的支撑,往往“莫名其妙”地觉得自己“低人一等”,甚至被人称之为“暴发户”。所以,哪怕是自己有钱了,还会想办法和“文化人”靠靠边。

 

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分为感官需求和精神需求。

 

如果金钱只能带给人感官上的满足,那么,如果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见识过家门外的广大世界的人,往往能追求更好的精神享受,品味不同的文化和艺术,人生质量就大为不同。

 

3.对自己孩子的积极影响 

 

现在有这么一个观点: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。

这并不是说,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,就不会有高学历的孩子,而是人的眼界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和格局,思维和格局则影响着一个人的选择。

当我们有良好的教育基础,有宽阔的眼界、丰富的人生经历时,我们的想法与格局就会不同,也能够更好地靠近孩子,了解孩子所处时代的变革和不同,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。

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正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,所以才会有今天普遍“鸡娃”的现状,才会有父母们从孩子幼儿园时就开始注重朋友圈,力争孩子能够有一个高起点的学历的现实——学历,作为人从家庭、从象牙塔的学校走向社会,一块非常重要的“敲门砖”,是很多人都特别重视和希望得到的。